根据《财政部关于印发<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财政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金[2016]92号)规定,财政部驻各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应对PPP项目财政管理情况加强全程监督管理,重点关注PPP项目物有所值评价和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政府采购、预算管理、国有资产管理、债务管理、绩效评价等环节,切实防范财政风险。青岛专员办深入研究、积极落实,就如何开展好这些新任务做了一些探索和思考。
全省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工作会议今天在济南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指引,分析我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面临的新形势,研究部署重要政策措施,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旧动能转换中更好地促进、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省委书记刘家义,省委副书记、省长龚正出席会议并讲话,省政协主席刘伟,省委副书记、济南市委书记王文涛出席。
省审计厅日前启动全省政府利用PPP模式投资项目绩效审计调查,涉及东营、潍坊、济宁等13个市本级和31个县(市、区)。 PPP模式,通常是由社会资本承担设计、建设、运营、维护基础设施的大部分工作,并通过“使用者付费”及必要的“政府付费”获得合理投资回报;政府部门负责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价格和质量监管。PPP模式在我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发展迅速。 前期,省审计厅通过试点审计,发现某些地区PPP管理不规范,缺乏计划性;部分项目借PPP之名行BT(“建设-移交”)之实,属于假PPP、伪PPP;部分PPP合同存在违法条款,或某些政府随意承诺,导致政府违约;在个别使用者付费项目中,政府未对特许经营权进行作价出资入股,存在国有资产流失和公共利益受损的风险。
一直以来PPP合作模式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进行,无论是名义上还是政府采购的方式上,都隐含着属政府购买服务的大范畴,有政府购买服务政策的延伸之意。在实际过程中,这种观点给PPP工作及社会资本的政府采购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扰。所以,厘清PPP模式与政府购买服务两种概念很重要。
(本文为吴敬琏在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SAIF)和中信出版集团上海公司联合主办的“名家讲堂”上的演讲) 为什么会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什么是供给侧?为什么要结构性改革?这个口号提出以后一炮而红,当时就没有把这些事情追问清楚,以至于现在问题来了,无法解答。 这两年我参加一些论坛常说三句话,开拓思想市场,研究基本问题,探索中国长期发展的路径。其中核心是研究基本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学界的同仁们对于改革开放做出了很多贡献。但是有一个问题始终困扰着我们,就是就现象答问题的多,而对基本问题研究的不透。 现象是多种规定的集合,是千变万化的。一个新的现象出现以后就热闹一通,但是浅尝辄止,没有把基本问题弄明白;过了两天以后,某些因素发生了变化,可能是一种很偶然的因素,很次要的因素,很短期的因素,但现象表现就往往有所不同,于是又来一次浪潮。 新的浪潮又是这样,就事论事,浅尝辄止。过了几天,因为现象的变化很快,所以这个事情好像人们又不关注了。 当同样的事情以稍有不同的面貌出现时会觉得是一个新问题,这是因为对本质没有认识,所以新现象出现的时候,原来的那些得到的认识不但没有深化,反而被遗忘。
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3月9日14时30分举行记者会,国资委主任肖亚庆等就“国企改革”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国资委要求央企打好保增长攻坚战,要坚持现金为王和严格控制风险。就此来看,央企频繁处置不良水电资产有两个目的:一是通过频繁的‘砸锅卖铁’来冲业绩减少,止住‘出血点’;二是顺势而为,加速集团产业结构调整。” 水电项目曾经是央企争抢的“香饽饽”,如今成“烫手山芋”。很多水电项目不能顺利开工、投资收益率低等问题让投资方备受煎熬,也让央企对所投资的项目采取了放弃的态度,仅今年前两个月就有多家国有水电资产被挂牌出售。 记者梳理发现,今年1月份就有7个央企挂牌转让水电股权。国电东北转让林口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100%股权,挂牌价23019.58万元;国电广西转让广源水电开发有限公司85%股权及对标的企业债权,挂牌价5800万元;华能转让澜沧江上游水电有限公司觉巴水电厂整体权益,挂牌价38647.75万元;华能转让果多水电有限公司51%股权,挂牌价38279.07万元;桂冠电力转让福建安丰水电66%股权,挂牌价2207万元……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知情人士在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广核也有意将旗下170多万千瓦装机的水电资产挂牌出售。”
1月18日,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周其仁在深圳创新发展研究院发表题为“改革突围、创新突围——2017年的中国经济”的演讲。以下为文字实录,未经作者审阅。 1、中国现在面临的国际形势:外需萎缩,反全球化,以及为什么 首先怎么理解中国经济从之前的高速增长转向6%~7%中高速的增长?要先理解全球的格局。 假定有两个经济体,一个富有,一个贫穷。富国是10万块资本,300个人。穷国是10块钱资本,3000个人。前者类比是欧美和日本,后者是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这两个经济中间之前有一道蓝墙隔开,大家各过各的日子,穷就是没资本,没资本就没有提高生产率的手段,很大程度靠人力、靠自然力,经济进步就很慢。富国资本雄厚,可以转化为生产力,所以贫富差距会拉大。 现在把蓝墙打通,就是改革开放,把这个壁垒打开。打开以后:两个经济体加到一起算,资本总量就变成10万零10块钱,人口总量是3300人。要素的相对比例都发生变化,用我们熟悉的话就是“竞争格局发生了变化”。